健康貼士
受傷即烚蛋敷腫上腫
作者是 editor   
週四, 09 七月 2009 09:39

小孩子在追逐時,不慎撞傷了額角,哭着告訴母親,母親見到該處又紅又腫,立即用手揉搓傷處,並即時到廚房煮熱一隻雞蛋,用手巾包裹雞蛋並敷在傷處。各位讀者,您認為該母親的做法是否正確?您曾否跟她用相同的方法處理瘀傷?


受傷後立即用熱雞蛋揉搓傷處,都可能令局部血管擴張,使皮下出血更嚴重,亦可能令傷處更加腫脹。我們應該用冰或冰墊隔着毛巾施行冷敷,降低傷處溫度,令傷處血管收縮,降低新陳代謝率,延緩神經傳導速度,以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一般冷敷方法,是在受傷後盡快進行,傷處仍然有紅、腫、痛、熱時使用。首天每小時施行十分鐘,其後兩天每兩小時施行十五分鐘,惟應注意避免凍傷組織。若傷者受傷後曾有短暫失去知覺,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短暫失憶等任何一項徵狀,應盡快將傷者送院診治。


該母親的做法是錯在時間上的配合,熱敷一般是在受傷後第四天才施行,傷處呈瘀黑且無發炎徵狀時使用。因熱敷可以增加傷處溫度,促進傷處血液循環,增加其新陳代謝,加速瘀血吸收,從而促進復原。



聖約翰救傷會急救學榮休講師吳錫平提供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




 

 
暗瘡病發與生活習慣無關
作者是 editor   
週一, 06 七月 2009 10:31
陸醫生:本人是一位16歲女學生,一直受暗瘡問題困擾,臉上自小五開始已長暗瘡,後來連背部都有,差不多五、六年了,曾嘗試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看過中醫,喝了中藥排毒素,又看過西醫,塗了一些暗瘡藥膏,可惜沒有太大幫助,即使痊愈也會不停長出。我的皮膚初時很容易出油,現在已轉變成某些部位乾燥脫皮,間中痕癢。


你在報紙專欄說過暗瘡是由男性賀爾蒙的內分泌活躍所致,要服用暗瘡特效藥,不知道我是否這種情況?暗瘡特效藥又會否有副作用?我應該如何解決暗瘡問題?Li 蚊上



Li 蚊:11歲已見青春痘,患處範圍不僅在臉上,連背部都有,情況屬較嚴重,尤其是病況持續五、六年也未見好轉,現時應認真對付暗瘡問題了,否則病況愈來愈嚴重,可能會引起疤痕及其他副作用。



坊間謬誤認為暗瘡產生是因生活習慣不節、過食煎炸油膩食物、夜瞓、臉部清潔不足使污垢及殘餘化妝品堵塞毛孔等原因引致發病;更有人認為是身體積毒,例如排便不暢,因而引發暗瘡。因此,坊間治療暗瘡的方法多是費時失事,使病情反覆,副作用叢生,甚至引致色印、疤痕。



西方醫學治療暗瘡可分外塗、內服兩大類,如皮損不嚴重而局限於面部,使用外塗暗瘡藥膏便可;當皮損遍及大範圍的皮膚,如胸背等,只靠外塗藥膏是不足的。暗瘡患者的皮膚多屬油性,病發多由於面部皮脂腺分泌發達,油脂旺盛,但並不是全面或各部位同樣油膩,若過度清潔,某些部位皮膚便呈乾燥,甚至脫皮,如遇發炎便會產生痕癢感覺。女性口服治療藥物可選抗生素、男性賀爾蒙抗劑和異維他命A酸,每種藥物都有其療效,但也有副作用,宜向醫生面診查詢治理方法。如經濟有困難,可向政府診所求治,嚴重暗瘡患者必會受理。



陸宏隆醫生
英國倫敦大學臨床皮膚學碩士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





 
素食減骨質密度損健康
作者是 editor   
週一, 06 七月 2009 10:14

吃素會否影響營養吸收,一直備受爭議。澳洲和越南研究人員就飲食與骨骼的關係,招募二千七百人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素食者的骨質密度比常吃肉類食物的人低百分之五。營養師指出,全素食者較難攝取鈣質,建議他們向專家請教是否需服用補充劑。

 


不吃蛋奶製品更嚴重

研究亦發現,不吃蛋類和奶製品的嚴格素食者,骨質密度更低,較常吃肉類食物的人低百分之六。研究人員指出,雖然結果反映素食者骨質密度較低,但骨質密度低會否增加骨折的風險,目前尚無定論。鑑於西方國家素食者比例約佔百分之五,人數還有增加趨勢,而骨質疏鬆患者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兩者是否有關尚需更多研究。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亞洲區總監劉明珠指出,本港較早前亦有同類研究指出素食者骨質密度較低。她認為,若骨質密度較正常低百分之五至六,數字頗為顯著,理論上會增加骨質疏鬆及骨折風險。她指出,保持蛋白質攝取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如果蛋同奶都唔食,真係比較難吸收鈣質。」



美國註冊營養師梁慧思說,素食者不吃肉類較難攝取蛋白質,硬身的豆腐、腐竹等豆類製品,芥蘭、菜心和白菜等蔬菜雖然含較高鈣質,但要進食較多分量才足夠人體所需。她認為,全素食者若有需要,應與醫生或營養師商討是否需要進食鈣質補充劑。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


 
綜合措施防中暑
作者是 editor   
週六, 04 七月 2009 10:21

    中暑,有的地方俗稱發痧,是夏暑季節常見病。人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不足,體內產生的熱能不能適當地向外散發,積聚而產生高熱。患者先有頭痛、昡暈、心悸、惡心等,隨即出汗停止、體溫上升,如不及時搶救可致昏迷而死亡。

    儘管誘發中暑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還是人體所處的小氣候環境誘發。據醫學實驗,在以下條件就極易導致中暑:一是相對濕度百分之八十五,氣溫攝氏三十至三十一度;二是相對濕度百分之五十,氣溫攝氏三十八度;三是相對濕度百分之三十;氣溫攝氏四十度。可見主要是高濕與高溫。至於中暑程度,主要看體溫:體溫不超過攝氏三十七點五度為先兆中暑;在攝氏三十八點五度以上時為輕度中暑,伴有面色潮紅、胸悶等;體溫在攝氏四十度以上為重症中暑,可發生昏厥或痙攣,須及時搶救。

    預防中暑要採取綜合措施,最主要的是改善小氣候環境:隔熱、降溫、降濕。室內空調的作用就在於降溫、降濕,但空調並非室外也可用、人人可用,大衆是通過涼棚、水幕來隔熱,通過自然通風、機械通風(風扇)以降溫降濕、調節體溫。對於須高溫作業人員,還應供給合理的飮料及營養。

撰文:余文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


>happymacao生活快訊 - 健康貼士<




 

 
鏡湖醫院專科大樓率先睇
作者是 editor   
週五, 03 七月 2009 17:23

DSCN5017.jpg鏡湖醫院霍英東博士專科醫療大樓將於本年8月3日正式運作,專科大樓樓高17層,建築面積超過兩萬八千平方米,是一座擁有世界先進設備的綜合性醫療大樓。專科大樓一至六樓設多個醫療中心,包括內外科、牙科、骨科、視力矯正、美容整形外科中心、腫瘤治療中心等;七樓以上是住院部,包括高級雙人套房、私家套房、特級套房(VIP套房)、尊貴套房(VVIP套房),提供約150個床位,其中特級及尊貴套房更採用家居式設計;頂層則是微創外科訓練中心、演講廳及會議室。

DSCN5010.jpg專科大樓率先於2009年7月2日及3日開於予市民參觀,開放樓層為十一樓、十樓、三樓和一樓,讓市民可率先了解新大樓的各項服目和先進的醫療設備,每一層均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儀器作簡單的講解和解答市民對服務的一般疑問。

在正式投入服務後,原有特約門診將停止運作,而專科大樓各門診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六早上九時至下午六時(公眾假期休息),其預約方式和各項收費將維持與現時的特約門診一樣。





住院部病房設備齊全:

DSCN4993.JPG DSCN4998.JPG

部分病房採取家居式設計:
DSCN4995.jpg

位於大樓三樓的健康管理中心:
DSCN5004.jpg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機(PET/CT)是全澳首部腫瘤篩選先進檢測設備:
DSCN5006.jpg

其他診室:
DSCN5008.jpg DSCN5013.jpg

 

 
留言及討論


>happymacao生活快訊 - 健康貼士<
 
<< 最先 <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頁 > 最後 >>

第36頁, 總共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