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因為嬰兒或是幼小孩童頭部遭受劇烈的來回搖晃,期間所造成的腦部損傷,進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該疾病是1972年一位放射科醫生John Caffey首先描述的。這種搖晃通常都是反覆多次,且快速地搖晃,不一定要有頭部的直接碰撞;是嬰幼兒因外力傷害而造成死亡或長期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大多會發生在新生兒至四歲階段。
劇烈搖晃嬰兒將令腦部受損
不幸的是,這種損傷很多時發生於照顧嬰幼兒的大人不自覺的動作:寶寶哭鬧不安,照顧的大人嘗試讓小孩安靜,將小孩抱起,緊抓住幼兒,一陣劇烈地搖動嬰兒。由於嬰幼兒的頭部比例重、腦部細胞髓鞘發育未成熟,頸部肌肉柔軟無力,保護作用差,在搖晃時,頭部以頸椎部為支點造成腦部向多個方向進行減速、加速的運動時,即受到嚴重的損傷,並出現下列不同程度的腦部損害:(1)腦部的表淺靜脈連接腦皮質和硬腦膜,而硬腦膜緊貼在顱骨內側,當這條靜脈在腦部運動時受到過度拉伸而破裂出血,造成硬腦膜下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2)腦部組織撞擊到顱骨,特別是顱底部凹凸不平的骨脊,造成腦組織直接受傷。(3)腦部深層的白質纖維組織在劇烈晃動時會出現“擰衣服般”被破壞而斷裂現象。(4)嬰兒被搖晃時,停止了哭泣也停止呼吸,使得身體特別是腦部氧氣供應不足,進一步造成腦細胞不可逆性傷害。(5)受傷的腦細胞因為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腦組織進一步缺氧,加重細胞死亡。
硬膜下出血CT掃描圖 |
嬰兒搖晃綜合症的臨床症狀可因腦部受損傷程度不同而有差異。嬰幼兒可以出現不安、嗜睡、不停流口水、四肢無力、抽搐痙攣、嘔吐、呼吸急促、體溫下降和心跳過慢,嚴重者呈現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甚至死亡。其他合併症狀則有視網膜出血、顱骨骨折、肋骨、鎖骨骨折,頭臉或身體皮膚瘀斑等。
嬰兒搖晃綜合症可導致嬰幼兒嚴重的後果,其致死率為20%至25%。生存的病人可能會遺留學習障礙、動作發育遲滯、肢體偏癱、視力受損,甚至失明、語言障礙、癲癇等症狀。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除了劇烈搖晃會造成寶寶受傷,我們在日常臨床工作中亦會遇到以下不幸:譬如在大人跟小兒玩耍時,反覆將小孩拋向空中出現失手,小孩墮落地面受傷;將小寶寶架在肩膀或背上搖動時,小孩從後直接墮落地面受傷;將寶寶騎坐在大人的腳或膝蓋上晃動,沒有拉緊小孩的手臂以致小孩後仰摔倒、將小孩抱住旋轉卻脫手摔倒受傷等等。
如何減少嬰兒搖晃綜合症的發生?這與照顧者有直接關係。不管有任何理由,絕對不能搖晃任何一位兩歲以下的小孩;在抱小孩、和寶寶玩耍時一定要保護他的頭頸部,給予適當的支持;在跟小孩玩耍時須絕對避免所有危險性動作。
萬一你真的不小心劇烈搖晃了孩子,切記要立刻送醫。在就診時不要因為害怕或罪惡感不敢告知醫生,及早診治往往有助於避免無法挽回的結果,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來源:澳門日報 鄉志雄 腦外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