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慢性疲勞綜合症以流行的形式出現於世界各地,有人稱它為“人類的新傳染病”。其特點是極度疲勞、體力虛弱,虛弱的程度常使患者不能工作,病情可遷延達半年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估測,此症危及世界20%至30%的人口,故將其列入二十一世紀的新病種,予以防治。
人體的疲勞可分為生理疲勞和病理疲勞。生理疲勞是人體的正常表現,疲勞程度較輕,持續時間短暫,經休息後即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但病理疲勞程度較重,持續時間長,短期不能恢復,是一種“積勞成疾”的徵象,是疾病早期發病的信號,任其發展下去,可誘發其他疾病,甚至不治。故應查找原因,積極治療。
關於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病因,目前尙無定論,有人認為是病毒感染,但何種病毒未能肯定,還有人認為是因為患者緊張,或因受創傷而干擾了免疫系統,使血液中T淋巴細胞減少,乃至引起疲勞的免疫因子在血液中保持高濃度狀態等等。總之,病因未明,一般認為它是由多因素綜合作用而引發的綜合症。
早在一九八八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就詳細叙述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症狀,日本厚生省也確定了診斷標準。有人提議以症狀作為發現本症的線索,以便早期發現,再詳細診療。
本綜合症的主要症狀為:在日常生活中,有持續半年以上的強烈臨床疲勞,且經過充分休息後亦不能緩解,有微熱、淋巴結腫大、體力下降、肌肉疼痛、關節痛、頭痛、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精神恍惚等。日本學者認為:在上述症狀中有六種以上者就可以考慮是本症。
因本症病因未明,尙無特效療法,診斷時須首先查明原因,撇除其它疾病,然後針對本症的各種症狀採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飮食治療和運動治療。如有感染則選擇抗生素治療,有免疫缺陷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或干擾素。對本症主要採用的療法還是對症治療,如疼痛、失眠可服用止痛藥、鎭靜藥;有精神恍惚,情緖紊亂和恐慌等症狀可使用抗抑鬱藥氟西汀(Fluoxtine)。此外,還應補充微量元素硒及維生素A及C等。
週二, 27 四月 2010 11:11
作者為
editor
慢性疲勞綜合症
已閱讀 12440 次
發佈在
健康貼士

-
2021大腸癌篩查計劃
2021-01-07 16:02:29
-
Häagen-Dazs兩款雪糕含環氧乙烷籲停食
2022-08-05 16:03:05
-
市政署呼籲停止飲用這款泰國蘇打水
2020-04-16 16:04:41
-
夏天多吃鰻魚有益
2021-05-20 16:06:23
-
睡眠過多也是一種病
2018-11-24 00:42:17
-
去脂清宿便 玫瑰蜜棗茶
2013-01-21 22:50:44
-
注意居家環境預防哮喘
2011-11-30 00:51:42
-
維他奶原味豆奶品質問題須回收
2020-05-08 16:09:06
-
度小月辣腐乳有非食用染色料
2015-01-19 22:19:48
-
5月至6月大眾體育健身興趣班
2025-04-17 05:47:43撰寫在 週四, 17 四月 2025 13:47
-
反斗奇兵主題活動慶祝上映30週年
2025-04-17 07:41:19撰寫在 週四, 17 四月 2025 15:41
-
IKEA 50周年限時優惠低至五折
2025-04-22 10:01:49撰寫在 週二, 22 四月 2025 18:01
-
助中小企推出貸款利息補貼計劃 上限500萬期長3年
2025-04-22 09:18:44撰寫在 週二, 22 四月 2025 17:18
-
以茶銘恩獻禮母親節
2025-04-22 09:51:45撰寫在 週二, 22 四月 2025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