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 editor
|
週六, 25 七月 2009 09:58 |
日曬傷又稱日光性皮炎,是因為強烈日光(主要是中波紫外線290~320nm)照射皮膚後引起的急性光毒性反應。日曬傷會加速皮膚老化,使皮膚變粗糙,增厚,失去光澤,皮膚紋理增粗,提早出現皺紋與色斑。多見於春末夏初,婦女和兒童易發病。
炎炎夏日,由於職業需要,或者長時間戶外活動、游泳,受到強烈的自然日光暴曬,容易曬傷皮膚,引起皮膚急性紅腫,甚至水皰形成。反應的程度常與光線強弱、照射時間和範圍、環境因素、皮色深淺、體質的不同、種族及個人差異有關。皮膚的表現大多見局部皮膚於日曬後數小時至十餘小時開始出現彌漫性紅斑,一至一天半後達到高峰,三至五天後逐漸消褪。
紅斑開始為鮮紅色(較重時可伴水腫),以後漸變為暗紅色或紅褐色,脫屑,消褪後遺留褐色斑。自覺有燒灼感或有刺痛及壓痛,嚴重者除紅斑、腫脹外,可發生水皰,破裂後形成糜爛,不久乾燥、結痂,遺留色素沉着或色素減退。一般在日曬後的第二天病情達到高峰,經一周後才能恢復。若受損皮膚面積較大時,還可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噁心、嘔吐、頭痛、乏力等,甚至心悸。
有的病人在日曬後並不發生日曬傷症狀,而是皮膚色素發生變化,呈即刻性或遲發性色素沉着曬斑。即刻性色素沉着是由UVA和可見光引起,日曬十五至三十分鐘即可出現,數小時後消退;遲發性色素沉着由UVB引起,常在日曬後十小時出現,四至十天後達到頂點,可持續數月。
防患於未然,皮膚曬傷是可以預防的:避免烈日暴曬,外出要撑傘、戴帽、穿長袖衣服,面部及外露部位搽防曬霜(不論系數多高的產品,平均每兩小時都要補充一次),夏季戶外活動時間不宜過長,戶外游泳時應特別注意防護。
一旦發生曬傷應立即治療,治療方法有:ⓐ給傷處降溫:將布浸於冷水中,然後放在傷處大約二十分鐘;ⓑ洗涼水澡;ⓒ穿舒適的衣服;ⓓ不要揭皮;ⓔ遠離陽光;若果情況未見改善或加重,應盡快找醫生診治。
撰文:方壯偉
資料來源: 澳門日報
>Happymacao 生活快訊 - 健康貼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