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幾個階段最容易缺乏鈣質。首個階段是發育期,如新生兒、嬰幼兒及靑春期的靑少年,因為生長發育需要,對鈣質的需要量較大。另外是女性的妊娠期及哺乳期,這個階段的母親需要負擔兩個人的營養,需要額外增加鈣質的攝取。最後一個階段則是老人期,鈣質的流失明顯增加,需要補充鈣質以防止骨質疏鬆。另外,當患有腸胃道或糖尿病等疾病時,亦會造成鈣質的吸收不良或排出增多,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亦要適量補充鈣質。
如需要補充鈣質,可以選擇在以下兩個時段服用鈣劑,以增加身體對鈣質的吸收。
飯後服用:當我們服用口服鈣片後,鈣質(尤其大多數鈣片中的碳酸鈣)需要胃酸的作用下解離成鈣離子狀態,身體才會吸收利用。進食時可促進胃酸的分泌,這時服用鈣片有利形成鈣離子狀態,以便身體吸收。而且某些鹼性強的鈣劑與食物混合攪拌後,可以達到一定的中和作用,可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不過,某些食物會阻礙鈣質的吸收,例如菠菜及甜菜含有豐富的草酸,如果與鈣劑一起服用,會形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鈣,令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大為減少。
睡前服:一日三餐中,人體可以從食物中攝入一定量的鈣質,鈣質吸收後便可維持血液中鈣質平衡,而多餘的鈣質便會從尿液中排出。但晩上血液中的鈣質因有一部分會進入尿液並排出體外,血液鈣質過低,亦會刺激甲狀腺素分泌,身體為了維持血液中正常的鈣質水平,就會從鈣質銀行“骨骼”中提取部分鈣質,加快了骨骼分解。所以,如在睡前服用鈣劑,使血液有足夠的鈣質,可降低身體動用鈣質“銀行”的過程。此外,在睡前喝杯牛奶亦可,牛奶是鈣質豐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要留意的是,單純喝牛奶對鈣質的吸收已接近飽和,如再與鈣劑同時服用,便會造成浪費。
女性在更年期後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症狀,醫學上一直認為服用鈣劑及維他命D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然而,由美國國家衛生硏究院國家心肺及血液硏究中心的婦女健康計劃硏究結果顯示,由超過三萬名年齡由五十歲到七十九歲婦女經過七年的追蹤調查,每天服用一千毫克鈣質及四百個單位維他命D的婦女實驗組,與只服用安慰劑的婦女對照組相比較,結果發現只有1%的實驗組婦女其髖骨 (hipbone)骨質密度有所增加。故女性踏入更年期後,其鈣質的流失速度遠大於身體的吸收速度。骨骼就像是鈣質的銀行,年輕時應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飮食習慣、適量的運動,都會促進骨骼儲存鈣質,增加骨質密度,以抵擋年老時鈣質的流失。
撰文: 劉帝恆
資料來源: 澳門日報
>Happymacao健康貼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