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祝願慈菇椗
作者是 editor   
週一, 09 二月 2009 14:40
美好祝願慈菇椗

    在粵港澳地區,過年習俗中有一例叫“責年”。由置辦年貨的家庭主婦負責佈置,責年食品包括鯪魚、臘味、發芽慈菇及有根的生菜、芹菜、葱、甘筍、蒜等。責年用的鯪魚通常會劏淨魚肚後連帶魚鱗用鹽醃好、煎香,然後與蒸熟的臘味、一對有枝葉的桔、一封利市一齊放入米缸裡,象徵豐衣足食,家肥屋潤。待正月初二開年時,便會拿出來煮食,寓意“年年有餘”。至於生菜、芹菜、葱、甘筍、蒜則需要用大圓碗浸着,寓意新的一年屋主人工作勤快、生財有道、財帛興旺、孩子讀書聰明、主婦持家精打細算。

    至於慈菇,更是“責任重大”。重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中國人,看準慈菇的芽頭(粵語曰“椗”)恰恰看似初生男孩的“小咕咕”形狀,以物像形,慈菇便負起了“祈求傳宗接代”的重負了。至今,老一輩人家仍會把男孩子稱為慈菇椗的。

    穎兒亦聽外公說過,農耕人家更會根據每年慈菇的食味去預測當年的雨水及收成。假若新年慈菇“好粉”的話,預兆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若新年慈菇“好爽”的話,那一年極有可能乾旱失收了。此說雖非百試不爽,但深思也是有其道理的。慈菇(Arrowhead)屬單子葉植物之澤瀉科,慈菇屬,為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茨菇、水慈菇、剪刀草、燕尾草、水芋等等。中國主要產地在珠江三角洲及太湖沿岸,在台灣農村的一般水田、灌漑溝渠內及山地水溝溪旁常見野生慈菇,卻成為水田主要雜草之一。慈菇富含澱粉、蛋白質和醣類,營養價値極高,味美無纖維,天氣較冷時可放月餘。

    開年後的慈菇如何食用,是非常令主婦頭痛的,因傳統烹調方式不多,主要是以臘味一齊炆腍或炒,但年年如此,的確食到悶,小朋友更是要阿媽下命令才會勉強食幾塊。其實,唔怕熱氣的話,炸慈菇片倒是很有風味的,亦會受小朋友及訪客歡迎。

    炸慈菇片做法簡單,慈菇洗淨、撕去外皮,以清水浸約一至數小時不等。慈菇刨厚片(或切厚片),吸乾水份,逐片放入油中以中火炸至金黃色撈起,瀝乾油,挑走炸得太黑或是未炸透的慈菇片,放涼後放入密封玻璃瓶。

   



炸慈菇片

   撰      文:  穎 兒
   資料來源:  澳門日報


 

 

>Happymacao 健康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