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四十種生活
作者是 I   
週二, 27 十月 2009 12:23
作者:大衛.伊葛門
原文作者:
David Eagleman
繪者:
伊卡魯斯
 譯者:
郭寶蓮
出版社:
小異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25日
 ISBN:9789868456976
售價:83     度有書會員:71
    


 

 

 

◎全書搭配插畫家伊卡魯斯精心繪製的四十種死後生活面貌

◎全書由知名設計家王志弘親手操刀設計  
◎《死後四十種生活》是一本適合隨身攜帶、隨時閱讀的小說
了解生命祕密的終極奇想──


四十種不可思議的死後世界
  

字宙間另一層生命的存在意義,即在消失後的生命依然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在 死後世界中,上帝如微生物般大小,所以無法察覺我們的存在。在另一種死後世界中,造物者是愚蠢的生物,祂創造人類是為了弄清楚自己能力不及之處。或者上帝 如同《科學怪人》裡的法蘭克斯坦,製作出祂心馳神往的巔峰之作後,卻只想逃離其所創造的東西。又或者,在死後世界裡,上帝根本不存在。
  


我們到了死後世界,所有的事情會再重新發生,只是倒退著進行;或許順序全數重組,相同的事情聚集在一起,一次做個夠;或者我們可以同時享受所有可能,平行過著多重的生活;或者在死後世界裡,我們可以選擇下輩子要投胎轉化的物種。
  


我們只是別人夢境中的背景人物;我們會分裂成不同年紀時的自我;我們是宇宙地圖製作師所使用的活動機器人;我們是分裂原子聯盟再結合後的產物;我們是諸神想了解兩人之所以能在一起成為對偶的實驗對象;我們是上帝的癌細胞。

 

 



這是一本由四十篇獨立故事集結而成的小說。每篇故事提供不同的理由來解釋我們的存在和生死的意義。神經科學家大衛.伊葛門想像出來的精彩故事,趣味、慧黠,但也同時讓人惴惴不安,透過這些諷刺挖苦卻引人深省的觀點,我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來觀看自己的生命。




作者簡介

大衛.伊葛門 David Eagleman
  

成長於美國新墨西哥州。就讀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時主修英美文學,而後在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取得神經科學的博士學位。目前主持一間神經科學實驗室,研究時間知覺(time perception)、共同感覺(synesthesia),以及神經科學如何影響法律體系。工作餘暇他利用晚上撰寫小說。

繪者簡介 伊卡魯斯

 

 
興趣:讀書、畫圖與看電影(但喜歡在該讀書時畫圖,該畫圖時看電影),自詡為希臘神話中勇敢追夢的小男孩(只是現實的肚子太大,夢想的翅膀太小),如果努力的揮動翅膀,就算無法飛翔,或許也能為其他人帶來一點涼風吧……



資料來源﹕边度有書
電話﹕
28330909
地址﹕議事亭前地永興大廈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