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又稱焦慮狀態,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其患病率甚高,約佔神經精神科門診病人總數的60%左右。腦力勞動者最易患此病,因而有人把神經衰弱稱為腦力勞動者的職業病。
病因未明,精神因素是誘發本病主要原因,但也並非單一的原因,而是各種不同的因素引起的。有時還可能是不同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工作和學習的過度緊張、工作忙亂無序、休息和睡眠不佳,持久存在的思想矛盾,以及這些因素引起的思想負擔、壓力過大、不愉快情緖等等,是常見的神經衰弱直接原因。患有慢性疾病,久治不癒常常會影響神經系統,誘發神經衰弱。例如慢性肝炎病人,一方面由於肝炎的毒性作用影響身體各器官的功能,神經系統亦不例外;另一方面,患病後又給病人帶來精神負擔、經濟壓力、思想顧慮較重,反過來也影響神經系統。
由於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起着協調全身各系統的作用,所以在患病後,會在全身各系統表現出異常症狀。
一、頭痛,並不劇烈,常在頭頂或後枕部有一種脹沉感或重壓感。偶有噁心,但無嘔吐;症狀是上午輕,中午及下午重。
二、睡眠障礙,是最突出的症狀,以入睡困難或淺睡多夢為主,亦可有早醒。因夜眠減少,故白天常思睡。
三、乏力和容易疲勞,表現為短期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後,即感覺疲勞無力,精神萎靡不振,因而懶於從事各種活動。
四、記憶減退,特別是近記憶不佳。記憶減退常由於注意力難以集中,心煩意亂,致印象不深造成的。
五、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患者有時可出現面部潮紅或發白,多汗,心悸,胸悶,四肢發熱或發冷,腹脹,便秘,尿頻,月經不調,遺精,早泄或陽萎等。本病沒有腦部破壞性改變。
神經衰弱的治療應以心理治療為主,配合適當的藥物、理療。應使患者了解它是一個功能性疾病。神經中樞並無破壞性改變,故可打消焦慮情緖;要有足夠的睡眠;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可服用調節神經功能的西或中藥,配合理療、針灸、氣功、太極拳等。
週三, 03 三月 2010 00:00
作者為
editor
防治神經衰弱
已閱讀 4422 次
發佈在
健康貼士

-
遊日韓Mastercard有著數
2023-01-24 06:49:51撰寫在 週二, 24 一月 2023 14:49
-
養生麵為主打的巧麵館載譽回歸
2023-01-24 07:23:02撰寫在 週二, 24 一月 2023 15:23
-
割烹 炑期間限定優惠
2023-01-25 06:52:02撰寫在 週三, 25 一月 2023 14:52
-
M+廚師發辦之夜
2023-01-26 16:56:12撰寫在 週五, 27 一月 2023 00:56
-
港珠澳大橋配額即日起申請
2023-01-26 08:26:48撰寫在 週四, 26 一月 2023 16:26
-
兔Love情人節禮物
2023-01-26 16:07:31撰寫在 週五, 27 一月 2023 00:07
-
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情人節呈獻
2023-01-26 10:01:05撰寫在 週四, 26 一月 2023 18:01
-
Weirdo Beauty情人節專屬美容療程優惠
2023-01-26 09:01:36撰寫在 週四, 26 一月 2023 17:01
-
幾百年前旅澳法國人回憶錄
2023-01-26 16:06:50撰寫在 週五, 27 一月 2023 00:06
-
藥監局回收比利時一款類固醇注射劑
2023-01-28 08:42:58撰寫在 週六, 28 一月 2023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