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8 四月 2011 00:00

足浴保健並非人人皆宜

 作者為  editor
評分此項目
(0 投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足浴作為養生保健的一種方式。民間有“足宜常泡洗,日久必有益”和“天天泡腳,勝吃補藥”之說。現代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進行恰當的足浴和足部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和減輕相關疾病,尤其是對減輕疲勞、減輕壓力有一定作用。很多人(特別是在寒冷天氣時)都喜歡睡前用30至40℃的溫水、時間20至30分鐘泡腳,有的還加點中藥和足部按摩,以泡腳來養護健康。但據醫學專家硏究認為,儘管足浴在養生保健方面具有一定功效,但足浴保健也有禁忌,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專家認為下列人員不宜進行。

一、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如吐血、咯血、便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患者,在進行足浴尤其進行足部按摩時,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特別是腦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更應禁忌做足部按摩,因為足部按摩會使血液循環加快,加重出血病情。

二、妊娠及月經期婦女。因為足浴(尤其中藥足浴)可能會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婦女及胎兒的健康,特別是進行足部按摩還可能使妊娠早期的孕婦流產。

三、腎衰竭及心力衰竭等病人。對於患有腎衰竭、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肝壞死等危重病人,由於病情很不穩定,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強烈反應,使病情複雜化。

四、一些急性的傳染病等患者。凡是一些急性的傳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傷、骨折、燒傷、穿孔等,因為可能會貽誤治療最佳時機。另外,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泡時,就不宜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五、飯前飯後一小時內。據硏究表明,由於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就是說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後立即足浴可能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此外,專家還提醒人們,凡是足部有外傷、水皰、疥瘡、發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患者,以及正處於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緊張、身體過度疲勞的人,也不宜進行足浴。

 



撰文:溫  淙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


上次修改於 週五, 19 八月 2011 19:39
editor

editor

www.happymacao.com
E-mail:
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Social Profiles


想全天候知道澳門新鮮事?讚好我們的粉絲專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