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17 八月 2019 00:50

漫談中醫治大腸瘜肉

 作者為  editor
評分此項目
(0 投票)

 

大腸瘜肉是近年來臨床上多發病、常見病,多起病隱匿,早期可無任何症狀或有癌變傾向。大腸瘜肉(Colorectal Polyps)是大腸黏膜隆起性改變,可發於大腸任何部位,約佔40%。好發於直腸和乙狀結腸,與大腸癌的發生部位相一致。故大腸瘜肉中的腺瘤性瘜肉,是目前公認的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其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主要包括便血、腹痛、腹瀉、黏液便、便秘等。

    


因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人無法看到具體的結腸發病部位,故中醫中無大腸瘜肉的病證記載。對於大腸瘜肉的中醫病名,現在炎無統一認識,可根據其臨床表現歸為便血、泄瀉、腹痛、腸癖等範疇。大多數人認為本病的發生,與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及後天飲食失節有關,尤以後者最為重要。

    


65320467_2962032300504074_2577751955589824512_n_1_1

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虛弱,腸腑升降失機,日久則痰濕內生,阻滯氣血運行,痰瘀互結而成瘜肉;或由於飲食不節,偏食膏粱厚味,辛辣煎炸之物,或嗜酒無度,進食生冷之品,導致脾胃運化失節,聚濕生痰,痰濕之邪壅滯腸道,與腸中垢滓,凝聚日久,乃生瘜肉。

    


孟河醫派可追溯到東漢時期,到清朝時期更奠定了堅實基礎,費伯雄、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為孟河醫派四大代表人物。名醫張繼澤教授之父(張澤生)為賀季衡之徒,賀氏為馬培之弟子。張氏父子擅長治脾胃病,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為痰、濕、瘀所致。故除一般的症狀證型治療外,張繼澤教授主張以“化”為主,再多加﹙一﹚軟堅藥如:山慈菇、海藻、昆布、牡蠣。﹙二﹚化痰藥如:貝母、半夏。﹙三﹚化瘀藥:紅花、地鱉蟲。﹙四﹚健脾化濕藥:薏仁等品。

    


另外,張老認為不健康合理的飲食是大腸瘜肉和大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注意飲食攝取,是預防大腸瘜肉的基本策略。合理地控制飲食,可以減輕消化系統負擔,減少有害細菌,減少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可有利於預防大腸瘜肉的發生。隨着經濟條件的提高,飲食因素對大腸瘜肉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調查患者患病前的飲食嗜好,從而找到大腸瘜肉與飲食嗜好的相關性規律,為大腸瘜肉患者健康飲食提供合理客觀的意見,對大腸瘜肉的預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飲食中,張老尤其特別叮嚀腌製品要少吃,因為腌製品中的亞硝酸鹽對身體非常有害,現代醫學證實亞硝酸鹽被吃到胃裡後,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級胺反應生成亞硝胺。胃內還有一類細菌叫硝酸還原菌,也能使亞硝酸鹽與胺類結合成亞硝胺。胃酸缺乏時,此類細菌生長旺盛。故不論胃酸多少均有利於亞硝胺的產生。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故本身已經有大腸瘜肉的患者更應注意。

    


對於有嚴重腹痛、腹瀉、便秘等患者,除服中藥外,附加針灸治療可快速緩解病情,常用穴位如足三里、三陰交、天樞、上脘、中脘或下脘穴等。  

    


來源︰澳門日報  呂澤康 / 李翊森

上次修改於 週日, 18 八月 2019 11:03
editor

editor

www.happymacao.com
E-mail:
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Social Profiles


想全天候知道澳門新鮮事?讚好我們的粉絲專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