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7 六月 2018 18:13

中醫的“濕”如何理解

 作者為  editor
評分此項目
(0 投票)

 

臨床上經常有人問:我身上是不是濕氣太重?拔罐後有好多水泡是不是濕氣太重?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指向“濕氣太重”。因此不少人自製藥茶、拔罐、艾炙來除濕。其實我們先要搞清楚:甚麼是“濕”?怎樣知道體內有“濕”?

    


我們平常講的“濕”、“濕氣”、“濕邪”,本質上是一個概念。“濕”在中醫裡講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致病因素中的一種,那麼“濕”在身體上有哪些表現呢?

    


on500032p000704qo60

(一)濕重的人:如身體困乏,肢體沉重,肛門墜脹、黏液便,小便混濁、白帶等。



(二)濕黏滯:如濕滯大腸,大便黏膩不來;病程帶纏綿性。例如長期身熱不退,自覺發熱,但肌膚不熱。濕邪為病,病程一般較長,反覆發作,纏綿難癒,如濕痹(關節炎)。

    


(三)濕似水:濕邪為病易侵犯人體的下部;人體下部的疾病例如:白帶多、肛竇炎、前列腺炎等。

    


(四)濕困中焦(脾胃),如患者精神困倦,食慾不振、胃納差、口腔黏膩,口渴、不想飮水等。

    


綜上所述,中醫認為這些症狀的性質特點符合“濕”的特點,就認為其病因與濕邪有關或有濕邪形成,留滯在體內了。

    


如果生病時,是因水中作業,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環境,或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等原因,中醫就認為是外濕所致。如果不是因外界原因,就可能是因脾虛、肺、腎不足導致水濕代謝障礙而發病,這種病因或疾病屬性就是內濕。因此,濕旣可以作為一種病因,也可以是一種病理產物。

   


 “濕”與疾病相關,作為描述病因病機的詞匯,脫離疾病孤立地談濕是沒有意義的。正常人沒有病,單談“濕”更沒有意義。

    


臨床上確因脾虛,工作環境等原因,容易生濕或受濕邪入侵,這是一種體質。體質只能説明產生“濕”的可能性大,在未病前也不是眞的有“濕”存在。

    


來源︰澳門日報  徐惠嵐

上次修改於 週一, 18 六月 2018 10:21
editor

editor

www.happymacao.com
E-mail:
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Social Profiles


想全天候知道澳門新鮮事?讚好我們的粉絲專頁吧!